解放思想变革创新,奋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和公立医院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在变革中寻求突破。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的严峻形势下,企业医院面临着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要实现良性、快速、健康和高质量发展,企业医院经营管理者就必须及时转变思路,正视困难和压力,采取有效策略,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不断解放思想打破禁锢,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以动态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努力思考带有前瞻性、倾向性、探索性的问题,以思想的大解放大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大发展。”五冶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玲多次在管理研讨会上对管理者进行培训,并共同探讨思想观念转变的途径。她强调:要打破固化思维,践行动态管理;突破“惯性思维”,激发管理创新;保持“知不足”态度,发扬“不知足”精神……
打破固化思维 践行动态管理
《淮南子·主术训》里讲道:“智欲圆而行欲方”,要求人们做人做事要圆中有方,有灵活性但不脱离原则性;方中要有圆,不死板、不教条,一切从实际出发。“管理要变机械为动态,与执行要保持一定弹性和空间,有针对性地调整方案和措施,切不可僵化管理和教条主义。”张玲多次在管理会上强调,“单一的静态思维方式远不能适应新时代医疗事业发展和社会化大环境的要求,作为医院管理者的思维也必须从静态走向动态。”
在面临严峻的疫情之时,医院一面要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一面又要保持日常医疗运营,任务繁重,人手紧缺,五冶医院党委领导班子将人民群众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对人力资源和工作时间进行弹性调配、合理分工,圆满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的同时,做好了院内疫情防控工作和日常医疗运营。五冶医院领导班子根据事物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和管理方式,对事物进行调整、控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必须从静态走向动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掌握决策的主动权。
突破“惯性思维” 激发管理创新
日复一日从事重复性的工作,思维与做法上存在一定的“惯性”是难免的。但总是以工作缺乏挑战性为借口,唯文件是从、唯领导是从,不肯动脑筋花心思、不肯作出新的尝试,不仅不可能干出好的成绩,更容易在日复一日中消磨创新的能力。一旦环境发生变化,面对与以往存在根本性不同的新任务、新问题,过于依赖惯性思维的人,也极易陷入“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中。
尤其是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公立医院绩效考核、DRG/DIP付费制度的实施、医院转型提升等多重考验。这是时代交给我们的考卷,要交出满意答卷,依然自我固化、不求突破,就很容易被时代淘汰。“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打破惯性思维,跳出思维牢笼,才能在管理上创新。”尤其针对近期经营管理中因“惯性思维”出现纰漏的管理行为,张玲反复强调。
她指出:“要想把工作干好,并在工作中有更多的成就感与获得感,首先就必须要敢于突破惯性思维。要在上级文件精神、领导要求及纪律要求允许的范围内,善于抓住主线、分清主次,不断想出新方法、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及时反思自己、调整思路,不断破旧立新,走出所谓的‘舒适区’,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在按时按量完成任务的同时,让工作更出彩、让自己更出色。”
保持“知不足”态度 发扬“不知足”精神
“知足就是要珍惜工作,感恩生活,懂得惜福,从而知足常乐;知不足就是要放低身段,以谦虚的心态查找自身不足,不断改正更新完善自我;不知足就是要对自己永远不满意,永远要在开拓奋进的路上。”张玲在2020年文化战略研讨会、年终工作会等多个场合与全体医务人员共勉。
她说:“懂得知足,面对名利才有风轻云淡的胸怀;懂得不知足,面对智慧才有永不满足的心态;懂得知不足,提升修养才有永无止境的追求。”一个人如果能够知足地对待名利,不知足地追求事业,知不足地常省自身,人生就会更精彩、更美丽,事业就会更顺利、更辉煌。
对于医院来而言,同样要求我们做到“知足、知不足、不知足”。面对新时代的考验,我们不能有松松气、歇歇脚的想法,必须发扬咬紧牙关、奋发进取的精神和自我革命、不断创新的优秀品质,攀过更高的险峰、走过更远的险途、蹚过更深的险滩才能赢在当下、胜在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不日新者必日退”,只有解放思想不断革新,才能顺应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必须要做到创新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勠力奋进,才能推动五冶医院这艘航船继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