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新闻中心综合新闻详细

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 |

发布时间:2015-11-06阅读次数:0

一直以来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中心,是长辈们的“心头肉”、父母的“掌上明珠”。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疾病的小龄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疾病盯上了可爱的“天使”们。

近一年来,我科收治了大量的婴幼儿他们大多数太小,不能通过语言来表达自身的不适,因此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科分别在患儿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时这三个阶段进行护患沟通。当患儿初入院时家长由于缺乏医疗知识、经济上的困扰及患儿常常看见“白大褂”就会哭闹等因素。家长往往表现出恐惧、焦虑等情绪,容易出现态度生硬,冲撞医护人员。我们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家长要有同情心,理解他们的痛苦和情感,力求让他们感到亲切。所以在语言上注意准确、生动、有感染力,要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化在交谈的内容中,尽量满足他们的康复需要。在病床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与同龄患儿一起。

患儿住院治疗期间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多与患儿及家长沟通。具体做法就是,能够专心倾听家长的陈述,认真解答疑问等。

每次为患儿做护理操作之前,都要先向患儿及家长解释清楚:“我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做会给患儿带来什么好处”,随后根据小孩的年龄和性格特点跟孩子们做一定的交流。年龄较大的孩子一般喜欢别人去夸奖他,我们就适当的鼓励他,夸他听话、懂事、勇敢、可爱等;年龄较小的孩子都喜欢被抚摸,我们通过充满善意的抚摸他、拥抱他来减轻他们的恐惧,孩子们大多都能渐渐恢复平静。另外科室还为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准备了一些小礼品,如:棒棒糖、卡通图贴等。尤其是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家长总希望护士一针见血,否则就指责护士。输液前,我们应该表示理解家长心情,表明自己和他们一样心疼孩子。万一不能一针见血,就要请另一名护士进行穿刺,争取一针见血,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告诉家长只有在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减轻患儿痛苦的共同目的。只有解释清楚了,进行必要的沟通了,才能确保患儿及家属配合我们的工作。

患儿出院时在患儿好转/痊愈出院时,我们在叮嘱患儿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同时,还要给予祝福。这样就能在患儿和家属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因此良好的沟通是架起人与人之间思想、态度、观念、情感、信息交流的桥梁,也是降低医患纠纷的重要措施,让我们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而努力。

 

(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