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 挂号科室:妇科
- 发病部位:外阴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女性
- 典型症状: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症状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其瘙痒程度远较硬化性苔藓严重,患者多难忍受而搔抓。由于搔抓局部时刺激较大的神经纤维,可抑制神经纤维反射,患者瘙痒可暂时得到缓解。但搔抓又可加重皮损,使瘙痒更剧,结果愈抓愈痒,愈痒愈抓,形成恶性循环。
2、体征:
病损主要累及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及阴唇后联合等处。病变可呈孤立、局灶性或多发、对称性。病变早期皮肤暗红或粉红色,角化过度部位呈白色。病变晚期则皮肤增厚,色素增加,皮肤纹理明显,出现苔藓样变。本病可与外阴浸润癌并存。
二、诊断
1.病史。
有性情抑郁,或居住潮湿,或带下量多史,或各种阴道炎症等病史。
2.症状与体征。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50岁以前的中年妇女,亦可发生在老年期。主要症状为瘙痒,多剧烈,难以耐受。由于反复搔抓致皮肤损伤日趋严重,瘙痒更剧。病损范围不一,主要累及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阴唇后联合等处,常呈对称性。早期病变较轻时,皮肤颜色为黯红或灰白,角化过度部位则呈现白色。由于长期搔抓和摩擦,皮肤增厚似皮革,色素增加,皮肤纹理变得明显突出,皮嵴隆起,呈多数小多角性扁平丘疹,并群集成片,出现苔藓样变。严重者可因搔抓引起表皮破损、裂隙、溃疡。如溃疡长期不愈,特别是有结节隆起时,应警惕局部癌变的可能。一般无萎缩或黏连。
3.病理活检。
病理活组织检查是惟一确诊手段。一般应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选择有糜烂、溃疡、硬结、隆起等不同病变部位进行多点活检。
本病辨证,除根据患者主诉、兼症、舌脉外,尚需结合局部体征以辨虚实。
一般而言,外阴瘙痒,局部皮肤粗糙肥厚,或色素减退,性情抑郁,脉弦者,多数肝郁;外阴奇痒不堪、灼热疼痛,局部皮肤黏膜增厚,呈灰白或白色,或周围红肿、溃破,或带下量多,色黄臭秽,苔黄腻,脉弦数而滑,多属湿热;外阴局部皮肤瘙痒,色白,弹性减弱,腰膝酸软,抑郁不乐,脉弦细数者,多为,肾虚肝郁。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疾病病因
1.病因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外阴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和阴道排出物的刺激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此外,有报道bclC2基因蛋白在本病、不典型增生及外阴癌组织中有不同程度提高。
2.病理
主要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层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棘细胞层不规则增厚,上皮脚向下延伸,末端钝圆或较尖,上皮脚愈长则尖端愈细。上皮脚之间的真皮层乳头明显,并有轻度水肿及淋巴细胞和少量浆细胞浸润。但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极性保持,细胞的大小和核形态染色均正常。?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鉴别
1、白癜风:
系黑素细胞被破坏引起的疾病,无自觉症状,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青春期发病多见。
2、白化病:
系表皮基底层中仅含大而灰白的不成熟黑素细胞,不能制作黑素所致,为遗传性疾病。无自觉症状,身体其他部位也多可发现相同病变。
3、特异性外阴炎:
假丝酵母菌外阴炎、滴虫外阴炎、糖尿病外阴炎等分泌物及糖尿病长期刺激,均可导致外阴表皮角化过度、脱落而呈白色。假丝酵母菌外阴炎、滴虫外阴炎均有分泌物增多、瘙痒,分泌物检查可发现病原体;若外阴皮肤对称发红、增厚,伴有严重瘙痒,但阴道分泌物不多,可能为糖尿病外阴炎。特异性外阴炎在原发疾病治愈后,白色区随之消失。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饮食保健
患者需要多吃点清淡的、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少抽烟喝酒,少喝咖啡等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