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蛇胆疮、缠腰龙)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周围神经系统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50岁以上老年人
  • 典型症状: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带状疱疹患者只要积极治疗,迅速将体内病毒及传感到末梢神经的病毒清除体外是不会有后遗症发生的,反之就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发生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10%的患者疼痛时间超过一个月,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疼痛可在疱疹消失后仍然存在,有的病例疼痛甚至超过数十年。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特征,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的亲神经性侵袭神经末梢造成的,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
典型症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诊断

一、诊断标准

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 ,但多在皮肤黏膜病损完全消退后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可持续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的遗神经痛,常见于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半年以上。此病就是剧烈的顽固性的疼痛。带状疱疹皮损消除后疼痛仍持续,轻微的刺激即引起疼痛发作,不刺激也会突然发作,为减轻衣服对身体的刺激,有人不敢穿衣,或把衣服撑起来,整夜的睡不好觉。如有病毒侵犯到相应脑神经会影响视力、引起面瘫和听觉障碍。除疼痛外,还会诱发心脏病、脑出血、甚至导致死亡。

二、分类

1、激惹触痛型。

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感为特征,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疼痛。

2、痹痛型。

表现以浅感觉减退和痛觉敏感为特征,触痛明显。

3、中枢整合痛型。

临床上可兼有以上两型的表现,由中枢继发性敏感化异常为主要特征。 患者在就诊时将疼痛形象地描绘为火烧样痛,撕裂样痛,针刺样痛,刀割一样痛,闪电样痛,绳索捆绑样绷紧痛等等。

三、难治的原因

(1)后遗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是神经受损,要修复它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2)此病治疗由于时间长,病人可能会失去耐心,半途而废;

(3)此类患者大多为年老体衰、多病缠身,甚至卧床不起的病人,提高他们的免疫力,绝非轻而易举;

(4)后遗神经痛四个月以上的患者,往往因求医无门,苦不堪言,出现抑郁症状,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任何治疗均不相信,更增加了治愈此病的难度;

(5)过敏体质的患者无法长期内服外用治疗。

四、症状

①疼痛在身体的一侧;

②疼痛是跳动性的刺痛;

③疼痛部位不固定;

④疼痛部位有发热感;

⑤疼痛在夜间12点至零晨3点加剧者,因疱疹病毒有“认时性”。若符合上述五个条件者一般可诊断为隐蔽性带状疱疹,用药后如出现皮疹及疼痛减轻者就更证明是此病,如不出现皮疹或疼痛一点都不减轻者,则应去医院检查确诊。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疾病病因

后遗神经痛的根本原因在于受损皮肤的神经轴突(内蕊)外露,这是因带状疱疹病毒喜食神经l鞘中的粗纤维所致,导致髓鞘脱落,内蕊外露,出现生物电流短路,使患者出现电击一样的剧痛,痛苦不堪。可以直接涂抹千蒲疱疹油。同时,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忌辛辣、油腻等事物。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预防

预防最好方法:

增强免疫力。

带状疱疹是因为身体免疫力下降,才让潜伏的病毒有可趁之机,造成疱疹的蔓延;因此,增强自身免疫力便是最好的预防方法。一般来说,饮食正常p睡眠充足p适量补充维他命和水分,以及养成固定运动的习惯,都是可以增强免疫力的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鉴别诊断

   (1)皮疹出现前5~7天一般在发病部位有异样感(痛、痒、木、紧束感),若出现在腰部极易误诊为胆结石肾结石;若出现在胸极易误诊为心脏或胃病。直到出现了皮疹,大夫才会恍然大悟。

(2)必然会出现皮疹,即出现如痱子一般的红色丘疹或透明的大小水泡,成簇带状发生。

(3)身体各个部位均可发生,绝大多数单侧发病。

(4)由于本病由水痘一代疱疹病毒感染引发,而此病毒的主要特征是噬食神经,所以疼痛是本病最主要的临床特征,30%的病人甚至会出现后遗神经痛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饮食保健

不要吃猪肉、不要饮酒及与啤酒类似的碳酸饮料。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羊肉、香菜、鸡、鸭、鱼、蛋等发物。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