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癌(阴茎恶性肿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阴茎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老年男性、包皮垢普、包茎、包皮过长男性
- 典型症状:消瘦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排尿疼痛 食欲不振 溃疡
阴茎癌症状诊断
1.多见于40~60岁有包茎或包皮过长者。
2.早期癌变为阴茎头或包皮上皮增厚。大多数病人表现为阴茎头部丘疹、溃疡、疣或菜花样斑块,继则糜烂,边缘硬而不整齐,自觉刺痛或烧灼样痛,有脓性恶臭分泌物。有包茎或包皮不能上翻时,可隔着包皮仔细触摸,有肿块或结节感,局部有压痛。早期病变多在包皮环切后方可看到。
3.早期病变如得不到适当处理,病情逐渐发展,疣状结节增大或溃疡扩大、加深,出现包皮紧张、变薄、发亮。肿块或溃疡边缘可露出包皮外口。进而癌肿穿破包皮,出现菜花状肿块或癌性溃疡,伴恶臭味分泌物。晚期肿瘤继续发展可侵犯整个阴茎和尿道海绵体,甚至浸润阴囊、阴囊内容物及耻骨前区组织。阴茎远段可因血液供应不良而坏死、脱落,局部疼痛难忍。浸润尿道海绵体后出现排尿疼痛、不畅甚至尿潴留或尿瘘。
4.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可能系癌肿侵犯,亦可为炎症反应。病人就诊时,一般都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但多数由于阴茎癌并发局部感染所致,仅少数为肿瘤转移。
5.有远处转移时可出现转移部位的相应症状和全身消瘦、贫血、食欲不振等症状。
诊断 40岁以上病人有包茎或包皮过长发生阴茎头部肿物或溃疡经久不愈,日趋扩展,边缘隆起、有恶臭者应高度怀疑阴茎癌。早期病变常隐匿在包皮内而被忽略以致延误诊断。诊断有困难时可行活组织检查。病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因肿瘤转移所致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因感染所致常有触痛。两者有时不易鉴别或两者同时存在,故必要时须行淋巴结活检。
有几种阴茎头部硬结病须与早期阴茎癌相鉴别:
①阴茎结核
常为多发,不易溃破,对抗结核药物治有效。
②阴茎角化症
硬结随长大而脱屑,但不溃破。
③Bowen’s病
实际上是阴茎原位癌一种类型,尚未发生局部浸润。以上病变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均能明确诊断。
一、阴茎癌发病原因
阴茎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以包皮过长、包茎、包皮垢学说较为公认。包皮环切术,常与宗教有关,而阴茎癌有包茎而未行包皮环切术者可达25%~75%。在犹太民族中,新生儿即行包皮环切术,阴茎癌极罕见,伊斯兰民族3~5岁行包皮环切术,其阴茎癌发病率明显低于未行包皮环切术的人群。在美国,阴茎癌发病率为1/10万,未行包皮环切术阴茎癌发生的风险为1/600,细菌产物包皮垢长期刺激包皮和阴茎头是阴茎癌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一般统计成年以后行包皮环切术不能预防阴茎癌的发生,因为已受到包皮垢的长期刺激。迄今尚未找到包皮垢是致癌物质的确切根据。有实验证实,将马的包皮垢接种于小鼠皮下而致皮肤癌;人的包皮垢涂于小鼠宫颈及阴道壁,可诱发鼠的宫颈癌,但也有未能诱发成癌的报道。
阴茎癌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单纯疱疹病毒(HSV)Ⅱ型可能是阴茎癌和宫颈癌的致癌质,有关资料表明,阴茎癌的性伴侣中,宫颈癌的发病率高于正常组3~8倍。人乳头状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PV)为双丝DNA病毒可感染各器官上皮。特殊类型的HPV可伴有男、女肛门生殖器疣和癌。阴茎癌中,HPV16占0%~49%,HPV18占9%~39%,HPV6和HPV11不常见。巴西一组18例阴茎癌有7例存在HPV18 DNA序列。
银屑病口服光敏剂8-methoxypsoralen(氧化补骨脂素)和紫外线照射,可以增加阴茎癌的发病率。阴茎创伤或包皮环切术后皮肤瘢痕形成,肾移植患者免疫抑制药的应用,可能与阴茎癌发生有关。
此外,许多癌前病变可恶化为阴茎癌,如阴茎白斑、干性阴茎头炎、阴茎皮角,病毒性皮肤病(尖锐湿疣、巨大尖锐湿疣)。而增生性红斑(或称凯腊增殖性红斑),鲍文细胞丘疹为阴茎的原位癌病变。
二、发病机制
本病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其他如基底细胞癌和腺癌少见。阴茎癌主要经淋巴转移,可转移到腹股沟、髂血管旁及直肠周围淋巴结等处。因双侧淋巴结交错相通,亦可转移到对侧。一般较少侵犯到尿道。当肿瘤穿透白膜时可侵入海绵体而发生血行转移,但多数发生在淋巴转移之后。
本病准确分期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与预后有直接关系。其分期方法各不同,临床上常用的是Murrell和Williamas分期。Ⅰ期:肿瘤局限于阴茎,无明确的淋巴结转移;Ⅱ期:肿瘤局限于阴茎,有阳性淋巴结转移;Ⅲ期:肿瘤局限于阴茎,有不能切除的淋巴结转移;Ⅳ期:肿瘤播散侵犯到会阴及身体远处。
阴茎癌预防
1.讲究个人卫生,经常洗澡。
2.包皮过长者早行包皮环切术。
3.积极预防和治疗阴茎癌前驱性病症如包茎、龟头包皮炎、乳头状瘤和巨大尖锐湿疣等。
4.阴茎遇有不适,应早期检查、早期确诊。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积极预防感染。
5.及时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注意局部清洁,对癌前病变给予适当治疗。
阴茎癌鉴别
1.阴茎梅毒
阴茎头部及包皮处无痛性溃疡,肉芽呈紫红色,边缘高起发硬,与阴茎癌早期表现相似。但有冶游史,血清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eponema pallidum hemoagglutination)TPHA试验阳性,溃疡分泌物暗视野检查可以查到梅毒螺旋体。
2.阴茎结核
病变多位于阴茎头、系带和尿道外口处。约2/3开始即为溃疡,边缘清楚,溃疡底覆有一层干酪坏死组织,其下为新鲜肉芽组织。约1/3开始为结核结节,逐渐发展成为溃疡,部分可形成瘘管。若病变累及阴茎海绵体并发生纤维瘢痕可使阴茎弯曲。分泌物涂片、培养或动物接种,检出结核杆菌或局部活组织检查为结核病变。
3.阴茎阿米巴病
阴茎头部溃疡,表面出血,有分泌物,可误认为阴茎癌早期。但溃疡渗出物及局部活组织检查可以发现阿米巴原虫及阿米巴包囊。
4.软性下疳
本病病原体为杜克雷链杆菌,经不洁性交感染。常发生于阴茎头或会阴部,开始为小红色丘疹,继而变为脓疮,扩大、破溃,形成卵圆形或圆形溃疡,深浅不一,有轻度触痛,严重者发生阴茎坏死。腹股沟淋巴结可肿大、疼痛、化脓、溃破。杜克雷菌苗皮肤试验阳性,分泌物直接涂片或培养可检出杜克雷菌。
5.凯腊增殖性红斑
阴茎头及包皮处有界限明显的深红色的圆形片状的斑块,亦有硬结或溃疡者,常误认为是阴茎癌的癌前期病变,但病理学检查表现为表皮棘层细胞不良型增生,真皮内有淋巴细胞浸润。
6.阴茎博温病
为阴茎头部鳞状丘疹斑或红色鳞屑斑,界限清楚,或有浅表溃疡与阴茎癌早期不易鉴别。应用连续切片的病理组织学检查,位于表皮内时期的鳞状细胞癌为博温病,癌细胞侵入真皮,则为阴茎鳞状上皮癌。
7.阴茎角化症
阴茎角化症的早期阴茎头部出现硬结,逐渐高起长大脱屑,但不破溃。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乳头状鳞状上皮细胞团块,有许多棘细胞,基膜肥厚。
8.阴茎尖锐湿疣
阴茎冠状沟处病毒感染后引起上皮细胞增生的瘤样病变,可形成溃疡,与阴茎癌早期相混淆。但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上皮呈乳头状增生,表皮向下延伸,棘细胞层增厚,有多数核分裂。但没有细胞的不典型性和多形性生长,更没有浸润性生长。
9.阴茎乳头状瘤
本病是阴茎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初起为一小的局部隆起,渐增大呈乳头状,有蒂或无蒂,呈红色或淡红色,质较软,生长缓慢,继发感染者可有恶臭样分泌物,易误为阴茎癌。通过活检可作出鉴别。
10.阴茎角
属一种慢性增殖性疾病。局部突起呈条状、柱状生长,灰褐色或黄色,边缘清楚,或干硬如羊角,或头缩尖锐。虽呈增生性组织改变,但无癌细胞生长,赖病检可资 鉴别。
11.阴茎硬结症
本病多发于阴茎海绵体,以局部纤维结节为主。虽肿块坚韧,境界不清,但较癌变肿块硬度差,增长亦缓慢,且表面光滑,有一定活动性,并很少形成溃疡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与阴茎癌不难鉴别。
一、阴茎癌食疗方
(资料仅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方一]
水蛇1条,将蛇宰好剥皮,拆肉去骨,薏苡仁50g,大米50g与水蛇肉一起煮粥,调味服食。清热解毒、健脾化湿。
[方二]
河蟹,剔出蟹肉,豆腐做羹,放入蟹肉同烧成蟹肉豆腐羹,经常食用。滋阴清热补虚。
[方三]
乌龟1-2只,宰杀去内脏洗净,放入炖盅内,水适量,放入郭内隔水炖熟,加调味服食。清热滋阴益精。
[方四]
茄子2个,洗净后置盘中,加油、盐,放入锅中,隔水蒸熟,佐膳,经常食用。清热消肿、祛淤止痛。
[方五]
地胆头30g,猪瘦肉200g,水4碗煎汤,煎至2碗,加食。
[方六]
铁树叶、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双花、川楝子各500克。水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浓缩到原总体积的1/5,加乙醇沉淀2次,经活性炭处理过滤,分装灭菌,每日2次,每次2口4毫升,肌注。
[方七]
轻粉、石膏各15克,胆矾、铜浆各9克。共研细末,湿疮于撒,于疮以公猪胆汁调浓点之,每日3次。
[方八]
山慈菇30克,丝瓜络500克,海藻3克。每日l剂,水煎服。
[方九]
二、患者吃什么好?
(1)宜多吃增强免疫、抗阴茎癌作用的食物:
甲鱼、乌龟、海龟、沙虫、青鱼、鲨鱼、水蛇、虾、白花蛇、鲫鱼、桑椹、无花果、荔枝、胡桃、瓜蒌、马齿苋、豆豉、橄榄、杏仁、丝瓜。
(2)感染、溃疡
宜吃荠菜、螺蛳、针鱼、泥鳅、鲥鱼、金针菜、油菜、芋艿、绿豆、赤豆、马兰头。
(3)淋巴结肿大
宜吃芋艿、沙果、百合、荸荠、桑椹子、田螺、黄颡鱼、猫肉。
三、患者不适宜吃什么?
(1)忌烟、酒。
(2)忌辛辣刺激品。
(3)忌霉变、腌制食物。
(4)忌油煎、肥腻、烟熏、烧烤食物。
(5)忌羊肉、狗肉、韭菜等一切温热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