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异物
- 挂号科室:耳鼻喉科
- 发病部位:耳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小儿多见
- 典型症状:带血粘脓鼻涕 鼻塞 蛙状鼻 深侧鼻塞 鼻腔前部出血
一、症状诊断
1、视异物大小、形状、类型、性质而异,主要症状为深侧鼻塞,脓性鼻涕,带有臭气和血性,有时因慢性鼻出血,可引起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周身乏力,易疲劳,多汗等。
一、病因
异物可由前鼻孔、后鼻孔或外伤穿破鼻腔各壁进入鼻腔。
1.儿童好奇,误将玩具零件或食物塞入鼻孔而进入鼻腔,不敢告诉家长,日久忘记,及至发生感染和出血,始被注意。
2.呕吐、喷嚏时,可使食物、蛔虫经后鼻孔进入鼻腔。偶见活鱼、活虾跳至鼻咽部,经后孔而达鼻腔。
3.外伤 战伤或工伤时异物进入鼻腔,常合并鼻窦和眼眶异物。
4.鼻腔内手术时,手术者不慎将纱条或油纱条填入鼻腔而忘记取出,称医源性异物。
5.昆虫可在衰弱及昏迷病人鼻孔内产卵,变为鼻内蛆虫异物,热带居民在不净水中饮水或游泳,可发生鼻腔水蛭等异物。
1、预防:
鼻腔异物可分为内生性异物和外生性异物两大类。前者有死骨,凝血块,鼻石,痂皮,后者又可分为植物性的,动物性的和非生物性物三类。可谓品种繁多,病因复杂,因此,预防措施也应该是多方面的:
(1)加强宣传使人们懂得鼻腔异物不像喉气管,支气管异物那样危险,性命攸关,但是后果亦是严重的。不仅鼻塞,流脓涕,出血,亦可伴有头痛甚至引发鼻窦炎或视力障碍。
(2)教育小孩子不要把食物,玩物,瓜皮果壳塞入鼻腔,同时要防止精神不正常者,神志昏迷不清不清者把东西塞进鼻内。
(3)不用稻田水,山沟水洗手擦脸,以免水蛭等爬进鼻腔吸附在鼻粘膜上。
(4)工作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爆炸等工伤事故发生。
(5)医务人员尤其鼻科医生对车祸,工伤,爆炸,跌倒,战场枪伤者清创时要认真仔细清查有无异物遗漏。对鼻出血,鼻手术后换药,作鼻窦穿刺灌洗应核对填塞纱条,棉片,以免遗留鼻内,复查时应及时清除凝血块,痂皮。对有外伤史,鼻部红肿,疼痛者应予进一步检查,包括X片或CT扫描,排除死骨形成。
鼻腔异物应注意与鼻白喉及肿瘤鉴别。
饮食疗法有限,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如果并发鼻炎,则按照鼻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