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下肢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常见、女性多于男性
- 典型症状:关节肿胀 剧烈疼痛 髋内翻 下腹局部疼痛 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
一、症状
多见于老年患者,有髋直接暴力外伤史。粗隆间骨折后表现与股骨颈相似,伤后局部疼痛、肿胀,患肢功能受限,但有两点不同:其一,因是关节囊外骨折,没有关节囊的制约,出现下肢外旋短缩、畸形比股骨颈骨折更明显,典型者外旋畸形达90°;其二,局部血肿相对严重,可有较广泛的皮下淤血。若为老年患者,往往较股骨颈患者年龄更高,大多在70岁以上。检查时可见患侧粗隆升高,局部可见肿胀及瘀斑,局部压痛明显。扣击足跟部常引起患处剧烈疼痛。往往需经X线检查后,才能确定诊断,并根据X线片进行分型。
二、诊断
1、有外伤史:老年人即使轻微的外伤,如从床上下地时,髋部扭伤,也可能导致骨折。
2、症状
(1)病人多为老年人,外伤后引起髋部剧烈疼痛。
(2)髋关节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
(3)无移位的嵌插骨折或移位较少的稳定骨折,上述症状比较轻微。
3、体征
(1)检查时可见患侧大粗隆升高,患髋肿胀,局部皮下淤血。
(2)下肢90°外旋、短缩畸形明显。
(3)髋部前方局部压痛明显,压痛点多在大粗隆部。
(4)大粗隆有叩痛。
(5)下肢传导叩痛。
4、辅助检查 对疑有骨折的患者均应拍髋部正侧位X线片以明确诊断和分型。特别注意小粗隆区骨折情况。若X线仍诊断不清,则需要行CT骨扫描以及三维重建。
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或受直接外力撞击均可发生。因局部骨质疏松脆弱,骨折多为粉碎性。老年人骨折疏松,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甚易造成骨折。由于粗隆部受到内翻,引起髋内翻畸形。
本病主要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故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外伤是本病预防的关键,其它是要注意全身情况,预防由于骨折后卧床不起而引起危及生命的各种并发症,如肺炎,褥疮和泌尿系感染等,患者还需早期进行关节锻炼,防止关节僵硬。
本病最重要的要与骨颈骨折相鉴别:
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的受伤姿势,临床表现大致相同,两者容易混淆,应注意鉴别诊断,一般说来,粗隆间骨折因局部血运丰富、肿胀、瘀斑明显,疼痛亦较剧烈,都比股骨颈骨折严重;前者的压痛点多在大粗隆部,后者的压痛点多在腹股向韧带中点的外下方。X线片可帮助鉴别。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食疗方(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早期
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中期
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后期
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
其它食疗方
方1 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方2 猪骨头1000克,黄豆250克,加水小火烧烂,加盐姜调味分饮食之。
方3 猪脊骨一具,洗净,红枣120克,莲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烧烂,加姜盐调味分多次饮之。
方4 鲜湖蟹2只,取肉(带黄),待粳米粥熟时,入蟹肉,再加以适量生姜、醋和酱油服食,常服。
方5 乌雄鸡1只(约500克),去皮毛内脏,洗净,“三七”5克切片,纳入鸡肚中,加少量黄酒,隔水清炖,熟后用酱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黄芪30~60克,浓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当归20克,黄芪100克,嫩母鸡1只,加水同煮汤食用。
方8 紫丹参50克,洗净,加水煮,取汁,其汁与猪长骨1000克、黄豆250克同煮,待烂熟,加入少量桂皮、盐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捣烂,热黄酒冲服250克,余渣敷患处,约半日“各各”有声即好。用于骨折接骨。
股骨粗隆间骨折最好吃什么
早期
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
中期
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
后期
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宜吃什么
早期忌酸辣、燥热、油腻的东西,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另外,果子露,白糖也不宜